暑假是未成年人上网冲浪的高峰期,也是电信诈骗的高发期。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、自制力差,部分家长有时疏于监管,一些诈骗分子便趁虚而入,对未成年人进行诈骗。今天,小编通过讲解两个案例,带大家了解电信网络诈骗套路。
案例一 “蛋仔派对”送皮肤,小学生被骗4000元
对方使用手机“屏幕共享”,将萌萌妈妈手机银行账户内的钱款,通过扫码、转账等形式转走4000元。随后,将萌萌的聊天账号拉黑。
案例二 解除防沉迷模式,中学生被骗2000元
随着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及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》的实施,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游戏的时长有了明确限制,但部分未成年人总想以各种办法解除限制。14岁的小帅,就因为轻信他人被骗。
某日,小帅在玩游戏时,有人主动加他好友,称可以免费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,但是需要缴纳入会费,并表示只是过一下账,事后会马上退回。在骗子的“指挥”下,小帅陆续将妈妈微信里的零钱2000元转出用于缴纳“入会费”,但事后小帅的游戏账号依然不能超时使用,也没有收到退费,骗子反而威胁小帅不允许告诉家人,否则就让警察来查他违规玩手机游戏,并警告小帅不照做就会坐牢。随后,将小帅账号拉黑。
诈骗套路解析
检察官提示
同学们在享受美好快乐暑假的同时,要合理安排使用电子产品和上网时间,切勿沉迷网络游戏。同时,在使用电子产品期间,一定要谨慎防范网络诈骗,保护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。
用户评论
追忆思域。声明: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。